首次召开的金融办主任会议

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会议5月21日在京召开。当前,要统筹做好房地产风险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相互交织风险的严防严控,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。要全面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,协同强化中小金融机构监管。要找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切入点着力点,加大对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,着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金融自身高质量发展。四天前,何总刚把全国房地产相关的地方主官召集北京,5月21日,全国金融相关的地方主官也再次汇聚。这是一个非常重磅的信号,标志着经过过去一年多的调整,全国主要的地方金融主官和班子都搭建完成了。本次应该是新机构的第一次会议,预计是以党建为主题,短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,但接下来,随着新机构逐步开始运行,中国的经济也将开始迅速恢复。我们对政策与经济的传导,往往存在一个小误区,认为中央出台一个政策,就会改变经济态势,但实际上,真正发力的并不是北京,而是需要全国各级政府一起发力。譬如大家熟知的08年“四万亿”,如果单靠中央拨付的那点钱,在全球次贷危机面前根本就是杯水车薪。08年真正放水的主力,是刚刚完成了IPO募资的各大国有银行,数十万亿的廉价信贷通过各级银行的杠杆发放到了企业手里。凭借着那一轮的银行大放水,拯救了全世界,也缔造了王健林许家印等一大批“天大地大不如胆子大”,敢于疯狂借钱的地产首富们。同样,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刺激,也不可能指望中央搞的1万亿特别国债,毕竟,这十多年来,M2都翻了好几番,那点国债若直接投放到市场上都很难看到水花。我们要关注的,是地方是“生钱”的通道,这个通道跟政治周期相关,每过五六年都会变更,97年的通道(亚洲金融风暴),主要是特别国债和四大不良资产公司。02年的通道(WTO),主要是资本市场的央企银行IPO。08年的通道(次贷危机),主要是国有银行(四万亿引导)。14年的通道(棚改),主要是影子银行(国开行引导)。而每一次通道的变更,都会伴随着新的机构诞生,譬如应对亚洲金融风暴时,主力是央行,所以创建了央行的大区行,应对WTO和次贷危机时,主力是国有银行,所以创建了各级的银监会,在搞棚改的时候,主力是影子银行,所以创建了地方金融办,随着19年转变为“新基建”,24年转变为“高质量”,为棚改时代服务的地方金融办也变成了地方金融局,然后又变成了如今的地方党委金融办。所以,5月21日的地方党委金融办主任会议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,因为,12年政府金融办开始运行了,才会有P2P给棚改买单,18年金融监管局开始运行了,才会有基金给新基建买单,24年党委金融办开始运行了,才会有新的资金给高质量发展买单。相比于12年和18年遍地的金融办和金融局,24年的党委金融办主要覆盖于省级以及部分市区。因此可以确定的是,新一轮的资金投放,将相会出现显著的温差。虽然党委金融办开始运作,不会那么快,最早还要等下一次召集开会,那个时候何总才会开始布置任务。但5月21日召开的会议标志着,信号枪已经处于随时可以打响的状态。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情感
每周一播丨平果法院:司法为民用心用情 公平正义可感可见
下一篇:曝刘诗诗和吴奇隆离婚,评论区一片和谐之声!网友:马雅舒没骗人